很平凡的初心,最終也是平凡的謝意。
一如胖胖真猜的,像我這樣家境的人,其實是不適合肖想出國念書的。在大三升大四那一年,班上同學們開始分成幾個方向,留在台灣念硏究所和出國唸書是兩大主流。我的機會是前幾年才開放的直升,名列前茅的可以直升台大商研MBA,我應該是沒有什麼問題。
不過我那時候算是有女朋友的,她說她臉皮薄,不願公開,她也打算出國,所以報了GMAT,我也跟著去補習,後來考了740分,應該是該屆台灣唯一7字頭的,再後來考了800分。
我回家跟老木參詳,她叫我申請直升商硏。她是我的貴人、我的明燈、我的糗爺,我從18歲開始,學會問她的意見,然後唱反調。
其實是我想想,班上還有些男同學等著直升商研,我不如試著出國,把直升機會留給他們。
但是出國要大錢,那時還沒有韓市長,錢在哪裏?
還好那時台灣還在泡沫經濟的燈紅酒綠光影摇曳中,我一上大四,就找了個酒店遞毛巾的工作,一天小費三五千元。還好那時課少,白天除了編畢業紀念冊之外,沒有其他要事。
然後就畢業了。找工作的過程極其難堪,我在通化街(臨江街)買了一套3千元的西裝,展開了30個面試,只有Unilever 録取了我。面試官當晚打電話到我家,直白的說:「你的西裝實在太寒酸,還有沒有人西裝搭配白襪的。」後來,我因為拿了第一勸業銀行獎學金,最後選擇去上班。
我始終記得好友一直介紹我到那時商學院畢業生的殿堂麥肯錫面試,一直都鎩羽而歸。
在日本銀行工作時,先從櫃枱作起,其實心中是ooxx的,但是我很好強,連英打和加算機都要比事務員強。每天七點下班,我馬上再趕去遞毛巾。為了省車錢。我每天從信義路通化街口走路到敦化北路長春路口上班。後來發現,皮鞋成本比公車貴。
勤工撿鞋了三年,終於存到200多萬台幣,我的命很好,那時台幣對美元匯率25,我心一橫,全部換成9萬多美元,那一年1995年。
兩年後,我在紐約開始賺美元,美元對台幣升破30,你說:天道無親,常與憨人。身為憨人的我,除了笑,除了儍笑謝天,寧能他求?
始終相信天助自助者。現在依然如此,只是加上一段:天助助人者。